2022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活動焦點

活動焦點:

  • 香港最具規模的漁農產品展銷活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超值及優質的產品;
  • 合共超過300個攤位; 約163個本地漁農戶參加
  • 2022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主題作物包括番茄、紅菜頭、水耕菜、包心菜、新界鮮菇、流浮山金蠔、龍蝦、元朗烏頭、來自大灣區及本港深海網箱養殖的冷藏漁產品(包括黃立䱽和金頭鯛)
  • 懷舊保育市集街每天晚上六點精彩的光影匯演; 現場約兩至三層樓高的仿製舊街外牆,地面會有攤位買賣本地品牌食/商品,概念來自灣仔藍屋。每逢夜晚六點至八點,會有5-6場6分鐘幻彩光影匯演,燈光配合音響,把本地漁農業特色作物等動畫投射在外牆上。另一方面希望可以分散人流,讓夜晚的光影表演吸引市民晚上入場,不要使早場過於擠迫。
  • 嘉年華吉祥物;
  •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展覽區: 360度投影影片; 「拍好香港」相展介紹香港整體城市變遷、特色建築物; 漁農業回顧展覽 (包括現代化及可持續漁農發展政策; 漁農科技發展; 漁農市場發展; 大灣區優勢互補漁農業發展) 可以鉅細無遺的回顧我們漁農業過去成就及展望將來的可持續發展
  • 香港漁農業可持續發展科技展覽
    • 香港漁業及海洋可持續發展科技展覽區: 珊瑚保育3D打印技術、蠔隻淨化系統、深海網箱養殖場、實時浮游植物監測系統
    • 香港農業及山林可持續發展科技展覽區: 智能溫室、直立式移動種植架、水耕有機肥料、納米氣泡、模組化自動播種機械臂、氣霧耕作系統、現代化農業機械、本地養豬場先進污水技術示範區、自動山火監測系統、保護土沉香紅外線感應自動監察儀
  • 一連串的文娛活動,包括演藝紅人李龍基、李麗霞、葉振棠、韋婍姍、王美蘭、方伊琪等獻唱歌曲,更有幸邀請到香港傑出運動員(香港乒乓球代表)分享示範,為大家提供一個非常精彩的嘉年華體驗。
  • 嘉年華線上銷售: 2022年1月11日中午至2022年1月26 日中午,漁業(冰鮮速凍、乾漁產),農業(有機、 優質、合作社、水耕),贊助商區,共有約23個本地農戶、24個本地漁戶參與網上銷售
攤位分配安排2018201920202022
漁業攤位78787878
農產攤位14314514385
農產(有機)64666634
農產(優質)53555540
鮮花/盆栽26242211
其他/教育攤位13111417
贊助商攤位162164167123
Total396398402303

香港漁農業簡介

  • 現時香港約有2,500個農場。它們直接僱用了約4,300個農民和工人
  • 在2020年底,用作生產蔬菜、花卉、雜糧作物及果樹的耕地面積分別為 347 公頃、128公頃、7公頃和273公頃
  • 在2020年本地農業生產總值為16億 6仟64百萬元。它包括農作物生產的 3 億6仟8百萬元、牲畜生產的 8億 4仟3百萬元和家禽生產的 4 億5仟6百萬元
  • 每日平均生產蔬菜41公噸、活雞11,600隻及生豬330頭
  • 在2020年本地農產供應全港所需蔬菜的1.6%,活家禽的100%及活豬隻的19.2%
  • 本地生產的作物主要為葉菜及高產值的切花
  • 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蔬菜統營處於1994年攜手推行信譽農場計劃給菜農自願性的參與。此項計劃的目的旨在推廣優良園藝操作及環保作物生產方法;鼓勵農友採用綜合病蟲害管理技術,正確及安全使用農藥;執行定期農場測檢,確保農友生產優質及安全食用的蔬菜,保障市民健康。
  • 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00年12月推出有機耕作轉型計劃,制訂了「有機作物生產守則」並發動傳統農友改變原來使用農藥和化肥的生產模式,把自己的菜田按守則的要求轉型為有機農場。漁農自然護理署(簡稱漁護署)和蔬菜統營處(簡稱菜統處)及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簡稱菜聯社)緊密合作,不斷透過向業界提供技術支援和配套設施,支持和協助本地有機農業發展。

詳細資料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afcd.gov.hk/tc_chi/agriculture/agr_hk/agr_hk.html

  • 香港的水產養殖包括海魚養殖、塘魚養殖及蠔隻養殖。
  • 在2020年,水產養殖業的產量達3322公噸,價值約 1億2千7百萬元,佔漁業總生產量的3%,及總生產值的4% 。
  • 香港的海魚養殖通常在不當風的沿岸地區進行,以懸於浮排的網箱養殖海魚,自魚苗或幼魚養至可供售賣之體積。所養殖的魚類品種在過去多年來隨着入口魚苗各品種的供應量而逐漸改變,近期普遍養殖的品種包括青斑, 芝麻斑, 龍躉, 火點, 紅鮪, 金絲立和石蚌。
  • 塘魚養殖業集中在新界西北部(見圖)。魚塘有淡水及半鹹淡水兩種。在2020年,本地內陸魚塘所佔面積約1,130公頃,生產約2,516公噸淡水魚,價值約6千萬元。這些魚塘中,約有96%是從事混養(大頭, 鯇魚, 鯉魚, 鳊魚連同福壽魚或烏頭類一併養殖),其餘的4 %是單養肉食性魚類,例如在沿海半鹹淡魚塘養殖的龍躉、金鼓等。大多數魚苗及幼魚是從內地及台灣輸入。本地沿岸水域內,亦可捕獲一些烏頭魚苗。傳統上,魚苗會在初春放養,大部份飼養品種會在8至12個月內長至可售賣的體積。

詳細資料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afcd.gov.hk/tc_chi/fisheries/fish_aqu/fish_aqu_mpo/fish_aqu_mpo.html